關于無功補償
無功補償就是要提高電能利用效率、降低電網損耗、營造綠色電力環境,保護生態環境,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通過改變并聯電容器的容量來改變無功功率是當前最基本和被普遍采用的經濟有效的方法,這一方法也是電力系統中提高使用效率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最容易實現的方法。無功補償裝置中最主要的元件是投切開關和電容器,而投切開關的性能直接影響到電容器的使用壽命及補償效果,所以其性能至關重要。
低壓電容器投切開關的發展歷程及趨勢
低壓電容器投切開關的應用經歷了一個由簡單粗獷到理性精細的發展過程,下面是目前使用的各種低壓補償電容器投切開關的分析比較:
交流接觸器
最先應用于低壓電容器投切的開關是交流接觸器,這是一種傳統的電容器投切方式,由于三相交流電的相位互成120°,對交流接觸器投切控制,理論上不存在最佳操作相位點(即投切瞬時不可選擇性),使得它投入或切除電網時,要產生一個暫態的過渡過程,又因電容器是電壓不能瞬變的器件,并聯電容器由交流接觸器投切電網時,由于其相位點是隨機的,所以會產生幅值很大、頻率很高的浪涌電流(涌流最大時可能超過100倍電容器額定電流)。涌流不僅會對電網產生不利的干擾,對交流接觸器易產生電弧、易燒損觸頭,而且涌流、過電壓會加速電容器的失效,減少電容器的使用壽命,甚至爆炸,所以采用交流接觸器的投切方式諧波污染大、維護成本高、不適于頻繁操作。為了改善這些缺陷,出現了所謂投切電容器專用接觸器,就是在接觸器的主觸頭處并以帶電阻的輔助觸頭,在合閘時先合上輔助觸頭,然后再合上主觸頭,以此減低浪涌電流;而分閘時時序恰好相反,先分主觸頭,而后再分輔助觸頭,以此減輕電弧對觸頭的燒損。但這一措施僅僅是一種改良而已,并未在根本上解決問題,涌流、過電壓和諧波污染仍然存在,對電容器和裝置的壽命仍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其在低壓電容器投切領域的應用將越來越少。但由于其投資低、控制簡單,所以至今在不少技術要求低的地方仍在應用,但可以預見,隨著電容器投切開關的發展,將逐步被淘汰。
可控硅開關(固態繼電器)
隨著電力電子器件應用的發展和普及,后來人們研發出由可控硅為核心的固態繼電器。其原理為通過電壓、電流過零檢測控制,保證在電壓零區附近投入電容器組,從而避免了合閘涌流的產生,而切斷又在電流過零時完成,避免了暫態過電壓的出現,這就從功能上符合了電容器的過零投切的要求,另外由于可控硅的觸發次數沒有限制,可以實現準動態補償(響應時間在毫秒級),因此適用于電容器的頻繁投切,非常適用于頻繁變化的負荷情況,相對于交流接觸器有了質的飛躍。然而固態繼電器在應用上有致命的弱點:就是在通電運行時可控硅導通電壓降約為1V左右,損耗很大(以額定容量100Kvar的補償裝置為例,每相額定電流約為145A,則可控硅額定導通損耗為145×1×3=435W),由于有大的功耗所以需要散熱以避免PN 結的熱擊穿,為了降溫就需要使用面積很大的散熱器,甚至需要風扇進行強迫通風,另外可控硅對電壓變化率(dv/dt)非常敏感,遇到操作過電壓及雷擊等電壓突變的情況很容易誤導通而被涌流損壞,即使安裝避雷器也無濟于事,因為避雷器只能限制電壓的峰值,并不能降低電壓變化率?煽毓栝_關的缺點是結構復雜、體積大、損耗大、成本高、可靠性差,優點是能實現過零投切、動作迅速、反應快,多用于動態補償的場合,而不適用于常規低壓電容器投切的無功補償裝置中。
復合開關
當仔細分析研究了交流接觸器和可控硅開關的各自優缺點之后,發現如果把二者巧妙地結合來,優勢互補,發揮接觸器運行功耗小和可控硅開關過零投切的優點,便是一個較為理想的投切元件,這就是開發復合開關的基本思路,這種投切開關同時具備了交流接觸器和電力電子投切開關二者的優點,不但抑制了涌流、避免了拉弧而且功耗較低,不再需要配備笨重的散熱器和冷卻風扇。要把二者結合起來的關鍵是相互之間的時序配合必須默契,可控硅開關負責控制電容器的投入和切除,交流接觸器負責保持電容器投入后的接通,當接觸器投入后可控硅開關就立即退出運行,這樣就避免了可控硅元件的發熱。這種看似很理想的復合開關自從2002 年開始,由原來全國僅數家企業研發生產,至今已擴展到數十家企業,雖外型結構或電路有所不同,但內在原理基本相同:用小形三端封裝的可控硅作為電容器的投入和切除單元,用大功率永磁式磁保持繼電器代替交流接觸器負責保持電容器投入后的接通,其過零檢測元件是一粒電壓過零型光輥雙向可控硅。從原理上看是理想的投切元件,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它存在下面一些缺陷:
(1)小形三端(TOP)封裝可控硅由于結構性的原因,目前這類型式的可控硅其短時通流容量不能做得很低(低于60A ),反向耐壓一般也只能達到1600V 左右,這就限制了它的應用范圍。由仿真和計算證明在38OV 的系統電壓下,電容器理想開斷時的穩態過電壓就可能達到1600V ,當系統電壓高于380V (這是常有的情況)或非理想開斷時的暫態過電壓就可能遠大于可控硅的反向耐壓位1600V ,眾所周知可控硅是一種對熱和電沖擊很敏感的半導體元件,一旦出現沖擊電流或電壓超過其容許值時,就會立即使其損壞,而且是永久性的損壞.實際運行情況已經表明了復合開關的故障率相當高。
(2)由于采用了可控硅等電子元器件其結構復雜成本上升,與交流接觸器在價格上難以相比。
(3)復合開關的過零是由電壓過零型光耦檢測控制的,從微觀上看它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過零投切,而是在觸發電壓低于16V~40V 時(相當于2~5電度)導通,因而仍有一點涌流。
(4)復合開關技術既使用可控硅又使用繼電器,于是結構就變得相當復雜,并且由于可控硅對dv/dt的敏感性也比較容易損壞。
由上述分析比較可見,目前使用于低壓補償裝里中的各種投切開關并非十分完美,有必要進一步研究開發出一種更為理想的電容器過零投切開關。
選相開關(又稱同步開關)
選相開關是近年來最新發展起來的專用無功補償電容器投切開關,是傳統的機械開關與現代微電子技術的完美結合產物。它吸收了交流接觸器控制結構簡單,復合開關零電壓投入、零電流切除等優點,成功地將投入、切除時瞬間涌流控制在3倍額定運行電流以內,完美地解決了在電容器投切過程中出現的高電壓諧波和大涌流等問題;選相開關拒絕使用可控硅,以單片機為核心,輔以高精度的采樣回路和合理的程序設計來替換復合開關中最易損壞的可控硅元件,不僅避免了可控硅組件所容易出現的故障,還將選相精度從原來復合開關的2~5電度角提高到1電度角,真正意義的做到了無涌流,實現了理想的過零投切;為了更進一步抑制電容器投切開關開斷時的暫態過電壓,選相開關增設了有效的放電回路,將過電壓限定在安全區內,使其能安全可靠的適用于頻繁投切;由于選相開關應用了單片機技術,不僅能通過RS485通訊控制方式對多至64路電容器進行控制,還具備通訊功能,可將基層單位的電測量信息實時發送到上級電網,為發展智能化電網作好準備;選相開關可以實現共補和分補,以適應用戶的不同需求;由于選相開關的驅動功耗僅有1-3W,最大限度的做到了節約能源;選相開關不僅廣泛適用于低壓無功補償裝置,或在特殊場合下作為開關元件使用,還特別適用于南方戶外夏天高溫潮濕(+60℃以上)、北方戶外低溫寒冷(-40℃以下)的惡劣環境溫度下長期運行。綜上所述,選相開關不僅大大提高了電容器投切開關的安全可靠性,還很節能環保,經濟耐用,是交流接觸器及復合開關理想的換代產品,專家普遍認為:選相開關必將替代復合開關和交流接觸器成為無功補償電容器投切開關的主流。
選相開關
——優于復合開關和交流接觸器的6大理由
更經濟耐用
+ 系統運行成本低:選相開關投切精度高、無沖擊,大大延長了補償電容器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投切開關和補償電容器的長期運行成本。
+ 產品性價比高:選相開關的生產制造成本高于普通交流接觸器,但低于復合開關和高檔交流接觸器。
+ 能節約補償裝置的生產制造成本:選相開關抗干擾和抗諧波的能力強,在惡劣的用電環境下不加電抗器仍能正常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講,可大大節約補償裝置的生產制造成本。
+ 選相開關的觸點使用壽命長:交流接觸器的觸點壽命約為1萬到幾萬次,復合開關約為幾十萬次,選相開關為100萬次以上。
+ 被投切的補償電容器壽命長:選項開關投切精度高、無沖擊,大大延長了補償電容器的使用壽命。
更安全可靠
+ 無涌流:選相開關接通負載時電壓過零,所以無涌流。
+ 無電。選相開關切除負載時電流過零,所以無電弧。
+ 抗諧波能力強:選相開關采用單片機控制磁保持繼電器實現無涌流投切,而放棄使用對電壓變化率(dv/dt)非常敏感的可控硅,故抗諧波能力強。
+ 抗干擾能力強:選相開關輸入與輸出回路之間光電隔離,保證了輸入與輸出之間的絕緣電阻高達10MΩ,耐壓在4000V以上,具有優良的隔離性,可以抑制干擾、消除噪聲。
+ 過載能力強:為了更進一步抑制電容器投切開關投切時的暫態過電壓,選相開關增設了有效的放電回路,將過電壓限定在安全區內,使其能安全可靠的適用于頻繁投切。
+ 無可控硅組件故障:選相開關拒絕使用可控硅,以單片機為核心,輔以高精度的采樣回路和合理的程序設計來替換復合開關中最易損壞的可控硅元件,避免了可控硅組件所容易出現的故障。
+ 理想的過零投切:選相開關通過合理的程序設計將選相精度從原來的2~5電度角提高到1電度角,真正意義做到了無涌流,實現了理想的過零投切。
+ 完善的保護措施:選相開關有自診斷故障保護、電源電壓缺相保護和停電保護等功能。
更節能環保
+ 節約原材料、節約能源、減少污染排放:因為選相開關的控制系統結構精簡,系統運行壽命長,節約了制造和運行維護所使用的原材料及能源,減少了因制造產品所產生的污染排放;
+ 保持工作噪音。選相開關采用的磁保持繼電器控制觸點,抗干擾能力強,比交流接觸器采用交流線圈控制觸點的工作噪音更小。
+ 無電源污染:選相開關在閉合和分斷瞬間無高電壓諧波和大涌流,相比交流接觸器而言不會給電網造成諧波污染。
+ 驅動功耗低、不發熱:交流接觸器的驅動功耗為10-100W,復合開關為3-10W,而選相開關為1-3W。因選相開關無可控硅大功率發熱元件,所以不會發熱。
更省心
+ 可減少對電容器投切開關的維護次數:選相開關投切電容器時無高電壓諧波和大涌流,也無可控硅被擊穿的隱患,故障率低、壽命長;
+ 可減少對補償電容器的維護次數:選相開關投切精度高、無沖擊,大大延長了補償電容器的使用壽命;
+ 適應能力強:選相開關抗干擾和抗諧波的能力強,就算是在用電環境極差的情況下仍能正常工作,還能在南方戶外夏天高溫潮濕(+60℃以上)、北方戶外低溫寒冷(-40℃以下)的惡劣環境溫度下長期安全運行。
更專業的出廠檢驗
選相開關生產廠家一般都配有專業的低壓電容器投切開關檢測設備,擁有成熟、先進的檢測手段,針對每一只選相開關進行溫升、涌流測試,老化測試,綜合測試等一系列的出廠檢驗,以確保每件產品出廠后都經得起市場的考驗。
更好的運行業績
由于復合開關剛問世時頻頻出現故障,給復合開關后來的發展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因此目前研發生產選相開關的廠家都非常注重產品技術的成熟、出廠檢驗和足夠長時間的市場應用經歷,所以從根本上消除了用戶對新產品質量擔憂的顧慮。
【選相開關的現狀】
選相開關憑借其安全可靠、經濟耐用的核心技術優勢,使得全國各大低壓無功補償電氣生產廠家都陸續開始研發選相開關,希望能在市場上贏得先機。然而,由于高技術壁壘使得擁有成熟選相開關技術的廠家屈指可數,而真正研發成功而且其產品已經應用在電力系統中的公司更是寥寥無幾,到目前為止筆者在市面上真正親眼所見在電力系統中能安全穩定運行使用的選相開關僅有“雷爾斯”這1個牌子,好像是重慶的一家科技公司。但近年來一些不道德的生產廠為了搶占市場,借著人們對選相開關技術優勢的看好,將不成熟的選相開關產品投放到市場,有的甚至將復合開關進行簡單的結構、外觀修改后,直接冒充選相開關投放到市場,使得廣大用戶并未真正體驗到選相開關的核心技術優勢,也未能從選相開關的技術優勢中受益,有的甚至還會因質量問題給用戶帶來損失,導致人們對選相開關的技術優勢并無深刻認識,誤以為跟復合開關相比并無差別。
因此,用戶在選用前應對選相開關的核心技術優勢做全面的了解,選用時也應認真仔細的辨明產品真偽和質量優劣,確保選相開關的技術優勢真正意義被體驗到,實實在在的從選相開關的技術優勢中受益。
對比項目 |
交流接觸器 |
復合開關 |
選相開關 |
系統運行成本 |
有電弧,較高的浪涌電流及開關過電壓,補償電容易擊穿,需經常檢修更換,長期運行成本高。 |
單觸點磁保持結構,機械及電壽命短,可控硅容易損壞,不易檢查觸點燒壞情況,長期運行成本較高。 |
無電弧,補償電容使用壽命長,單觸點磁保持結構,無可控硅半導體元件,故障率低,長期運行成本極低。 |
安全穩定性 |
在控制電壓較低或較高時易燒線圈,可導致電容器擊穿,總閘跳閘,安全穩定性差。 |
可控硅電壓變化率敏感,對過電流的承受能力不強,存在擊穿隱患,安全穩定性仍較弱 |
采用微處理器驅動磁保持繼電器控制觸點,拒絕使用可控硅,杜絕了因可控硅被擊穿的帶來的隱患,大大提高了安全穩定性。 |
產品成本 |
低 |
較高 |
適中 |
涌流 |
不檢測電壓是否過零,涌流達20倍以上 |
電壓過零觸發無涌流 |
電壓過零接通無涌流 |
電弧 |
不檢測電流是否過零,電弧強 |
電流過零切除無電弧 |
電流過零切除無電弧 |
過載能力 |
差 |
較強 |
強 |
控制系統 |
簡單 |
復雜 |
簡單 |
保持工作噪音 |
大 |
小 |
小 |
電源污染 |
啟動和分斷瞬間有諧波污染 |
無 |
無 |
驅動功耗 |
10W—100W |
3-10W |
1-3W |
可靠性 |
只起開關作用,無保護功能。 |
有缺相保護、開關不到位保護等 |
具有自診斷故障保護、電源電壓缺相保護、停電保護等功能。 |
補償電容壽命 |
短 |
較長 |
長 |
使用壽命 |
額定觸點壽命短,約一萬次到幾萬次。 |
觸點壽命及機械壽命約幾十萬次,可控硅工作時間較長,所需承受電壓高,易損壞。 |
觸點壽命及機械壽命約一百萬次,使用壽命長 |
抗諧波能力 |
弱 |
弱 |
強 |
抗干擾能力 |
弱 |
弱 |
強 |
操作頻率 |
每小時百次到千次 |
每小時幾十到百次 |
每小時百次到千次 |
應用電壓等級 |
400V |
400V |
400V時可使用繼電器
高壓時可使用斷路器 |
驅動形式 |
交流線圈驅動 |
可控硅驅動直流線圈磁保持繼電器 |
微處理器驅動直流線圈磁保持繼電器 |
觸點結構 |
橋式結構
機械式 |
繼電器單觸點結構
機械半導體并聯式 |
繼電器單觸點結構
機械式 |
可控硅受壓 |
—— |
線電壓 |
—— |
交流接觸器、復合開關及選相開關——性能參數 |